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news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正文

华泰证券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峰会:聚焦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

admin 2022-01-06 391 0

11月18日,华泰证券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峰会在上海举行。来自不同机构的专家就“双碳”目标下的产业变革、投资转型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,并分享了未来十年的经济形势。

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也是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26次缔约方大会(COP26)中国代表团成员和随团专家。他在主旨发言中说,上周,COP26经过艰难谈判,通过了《格拉斯哥气候协定》,完成了《巴黎协定》实施细则的谈判,为全面落实《巴黎协定》目标、推动多边气候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。根据IPCC(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,附属于联合国的政府间组织)的报告,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为200万年来最高,导致全球气温显著升高。中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,“双碳”目标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。

在新的发展理念下,碳中和转型的路径不能仅仅由减排情景曲线来表征,而是由目标、技术、资金和政策驱动的一系列系统性行动路线图。就重点任务而言,包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,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,建设安全便捷、绿色低碳、智能共享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创新支撑技术体系,大力发展气候投融资体系,通过转型金融等手段鼓励创新、促进公平转型。

碳定价机制将是一个核心问题。没有好的定价机制,就无法引领创新、倒逼改革、推动转型。目前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只包括电力行业,未来会扩展到更多行业。在《巴黎协定》已经谈妥的背景下,国内碳价格与国际价格的有效衔接正在逐步探索,未来的碳价格将影响整个转型过程。

华泰证券研究所联席负责人张光耀在峰会上表示,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,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,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。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潜在投资规模预计在150-300万亿元左右。华泰证券认为有四大投资主题,电力脱碳、码头电气化、节能增效、排放绿色化。未来电力周期有望成为a股行业中长期的轮动主线。预计未来十年,泛电力链转型带动的直接和间接投资规模将达到每年14.8万亿元左右。

能源产业无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。在“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”的圆桌讨论中,来自北京交易中心、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、彭博、华泰证券研究所的嘉宾分析了今年煤炭价格高企、能源供应紧张背后的原因。目前在国家调控下,短期价格逐渐企稳。从中长期来看,我们期待技术突破,尤其是新能源相关技术,能够兼顾能源转型和安全。

长期以来,华泰证券高度关注绿色发展,积极发挥专业能力,支持代表绿色转型方向的优秀企业发展。五年来,承销的绿色债券总融资规模超过1500亿元。我们还与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合作,打造创新的节能减碳项目,包括帮助首钢集团发行首批国家基础设施公募REITs“首钢绿色能源”、蔚来租赁发行专门用于碳中和的新能源租车ABS、国家能源集团发行交易所首批碳中和绿色债券等。在“产业+资本推动绿色转型提速”圆桌会议中,国电电力、蔚来汽车作为企业代表,与绿色金融北京、智通、华泰的投资和中介机构代表就如何有效链接产业和资本进行了对话,进一步呼应了碳中和的目标。

蔚来汽车作为新能源车企代表,分享了自身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。10月,蔚来汽车与华泰在ABS领域的合作,就是金融助力实体的一次绝佳实践。项目总规模达到10.3亿人民币,是国内首个致力于碳中和的新能源智能汽车ABS。在国家对新能源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,创新模式与资本的高效对接显得尤为关键。利用金融的力量拓展更多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渠道,降低融资成本,将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可能。

相关推荐
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